九日风高快客情,穹然天宇气澄明。
白衣酒送人难得,黄菊花开句易成。
对景浑忘披雪鬓,登高喜放遏云声。
古人曾堕龙山帽,为爱金风两腋清。
九日次应侍郎仁伯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次应侍郎仁伯韵》是宋代诗人郑洪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欢快场景。
诗中的“九日风高快客情,穹然天宇气澄明”这两句,以秋风的高亢和晴朗的天空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高气爽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为下文的登高活动铺垫了情感基调。紧接着,“白衣酒送人难得,黄菊花开句易成”两句,通过白衣与黄色菊花这两个元素,传递了一种淡雅而宁静的美。这种美不仅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饮酒赋诗的场景,还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在对仗方面,“对景浑忘披雪鬓,登高喜放遏云声”这两句,巧妙地利用“浑忘”、“喜放”等词汇,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忘却岁月痕迹、心情舒畅的情感体验。同时,“遏云声”这一意象,既描绘了歌声悠扬的情景,也象征着人们在欢乐中相互交流的盛况。最后,“古人曾堕龙山帽,为爱金风两腋清”一句,则通过对古代文人逸事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文化底蕴,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九日次应侍郎仁伯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愉悦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文情怀的抒发,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