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和黄玉泉韵 其二

赤明瀹篆正恢台,戏挹雄风涤闷怀。
病骨喜随新箨换,好诗忽馈宝珠来。
巨鱼未纵王褒壑,陋室聊淹禹锡阶。
且共理身如理国,小须握手咏康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后和黄玉泉韵 其二》是一首描写疾病之后精神状态恢复,同时对生活和诗歌艺术有深刻感悟的宋代诗作。郑清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从病重到恢复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哲学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郑清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身体与心灵的康复过程。《病后和黄玉泉韵 其二》不仅描述了身体的逐渐痊愈,如“一病一衰秋后雨”,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如“赤明瀹篆正恢台”。这种由外及内的转变,体现了郑清之在精神层面的巨大成长。

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清之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深刻反思。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例如“归即须归兜率天”的比喻,显示了他对于精神境界追求的高度关注。这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目的的探索,是他诗作中的核心主题,也是他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

《病后和黄玉泉韵 其二》在文学形式上也具有独特性。它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凝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技巧在宋代诗词中颇为常见。郑清之的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郑清之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笑擒梦竖窜三危”,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层次,也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深度。这些典故和象征的使用,体现了郑清之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于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病后和黄玉泉韵 其二》不仅是郑清之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郑清之精湛的文学技艺,也能从中汲取对于生命、艺术和哲学的深层次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