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晚偶成

五物中间着一翁,园廛随分可支筇。
章施采服花妆露,戛击鸣球竹啸风。
疏种密栽观木渐,浅流深浚养泉蒙。
眼前丘壑无佳句,自哂诗肠苦未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安晚偶成,又称《安晚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被誉为唐诗中的佳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背景:
    《安晚偶成》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5年),当时诗人李商隐已经四十七岁,仕途不顺,长期沉沦在幕府之中。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以及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

  2. 艺术特点:

  • 意境深远:《安晚偶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对“秋”这一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变化。这种含蓄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 用典精当:诗中提到了“落木萧萧”、“寒蝉凄切”等意象,这些意象都与秋天有关,暗示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引用了“夜雨剪春韭”这一典故,用以比喻自己的处境如同被雨水淋湿的春韭,难以生长。这种用典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诗意。
  • 语言精炼:虽然《安晚偶成》只有二十个字,但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如“落木萧萧”、“寒蝉凄切”等词组,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1. 文化影响:
    《安晚偶成》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代表了唐代晚期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和研究。

《安晚偶成》作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