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闻鹤

凉夜坐岩石,飞来白鹤鸣。
星流银弹过,月碾玉轮行。
万里思不极,一天秋更清。
欣然有所得,长啸度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闻鹤》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个人隐逸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郑思肖,字所南,号忆翁,福州连江人。他是宋末元初的著名文人,曾因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未果而隐居吴下,后寄食城南报国寺。他对北语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表现出强烈的忠贞和不屈。
  2. 诗词原文
    凉夜坐岩石,飞来白鹤鸣。
    星流银弹过,月碾玉轮行。
    万里思不极,一天秋更清。
    欣然有所得,长啸度蓬瀛。
  3. 词句注释:诗句中的“凉夜”指的是夜晚凉爽的时刻;“坐岩石”表明在自然环境中静坐冥想的状态;“飞来白鹤鸣”形容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星流银弹过”暗示着夜空中银色星光仿佛是打向空中的箭矢;“月碾玉轮行”则是描绘月亮如玉盘般圆润滚动的景象。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4. 白话翻译:在一个清凉的夜晚,诗人坐在山岩上,忽然听到了飞来的白鹤鸣叫。星星如同银色的箭矢划过夜空,月亮则像玉盘一样圆滑地移动。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但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强烈。他感到自己的心境得到了某种领悟,因此长啸而过,仿佛要穿越那片宁静的天地,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5. 创作背景:郑思肖生活在宋末元初这个动荡的年代,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孤独。元朝的入侵使他深感国家危难,同时也体现了他个人对故国的忠诚与怀念。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6. 名家点评:《山中闻鹤》作为郑思肖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宋代末期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7. 作品赏析鉴赏:《山中闻鹤》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作。通过对夜晚、星空、白鹤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的“悠然自得”与“忧心忡忡”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全诗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丰富的情感层次。

《山中闻鹤》不仅是郑思肖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简短的古诗,可以感受到郑思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个人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欣赏郑思肖的作品,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