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砺二首 其二

王畿三辅地,谁信卷风沙。
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
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
说着未来事,战争宁有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五砺二首 其二”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思肖,字所南,号予斋,北宋末年画家兼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郑思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作品却展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2. 诗词原文:王畿三辅地,谁信捲风沙。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
  3. 整体翻译:在这首诗中,郑思肖表达了一种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切忧虑。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幅混乱的场景,南北交流导致的矛盾冲突,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如城市中的虎患和蛇患,这些都是对未来不可知的战争的隐喻。
  4. 词句注释:诗中提到的“王畿三辅地”,是指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卷风沙”可能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而“南货北填市”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商品大量涌入北方市场,导致地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5. 白话译文:“王畿三辅地”是古代对中国地理区域的一种划分,这里特指北宋都城东京。“卷风沙”比喻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混乱。“南货北填市”描绘了商品贸易导致的地域矛盾和社会问题。“北人南住家”反映了由于战争和移民潮,北人南居的现象。“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用比喻的手法揭示了战争对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如城市的混乱和居民的生活困难。最后一句“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表达了对战争持续不断的忧虑,认为战争无休止,预示着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6.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反映时局动荡和个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
  7. 名家点评:历代文人对这首诗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充满了悲观和忧虑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苦难。
  8. 轶事典故:郑思肖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他将城中的虎患比作战乱带来的危害,而将土地中的蛇患比作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9. 作品赏析鉴赏:郑思肖的《十五砺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败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谐世界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之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研究。

郑思肖的《十五砺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历史的记录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