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遥巡六载馀,农桑烟火顿萧疏。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
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
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
十四砺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思肖的《十四砺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和深沉爱国情怀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郑思肖以深邃的艺术眼光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宋代灭亡后的社会现状及个人感慨。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故国深深的怀念与悲痛之情。诗中“法驾遥巡六载馀,农桑烟火顿萧疏”一句,不仅揭示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破坏,更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郑思肖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这种灾难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则表现了即使在战乱中,仍有忠臣为国家的安定与发展而努力。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又是对英雄人物的颂扬,反映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十四砺二首 其一》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郑思肖通过对战争、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种对现实深刻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郑思肖《十四砺二首 其一》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是对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的深刻探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和哲学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