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十首 其七

银汉斜倾玉漏残,钗虫熠熠照清寒。
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绝句十首 其七》是明代文学家王渐逵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色,通过银汉斜倾、玉漏残夜和下弦月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王渐逵,号东皋,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深受后人喜爱。《绝句十首 其七》是其众多诗歌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2. 内容解析:在这首诗中,银汉斜倾和玉漏残夜构成了夜晚的背景,而“钗虫熠熠照清寒”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一句“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轮下弦月之下,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3. 文化意义:《绝句十首 其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 艺术特色:王渐逵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这首诗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月光下的清凉与美丽。

  5. 历史背景:明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王渐逵的诗作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6. 思想内涵:通过对下弦月的描写,王渐逵传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这种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7. 艺术鉴赏:在鉴赏这首诗时,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绝句十首 其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这首诗不仅是王渐逵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