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子封书塾

天垂古色映柴门,千古传家事具存。
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郑子封书塾》是宋末元初代郑思肖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题郑子封书塾》:

  1. 作者简介:郑思肖,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是宋代福州连江人。他少时为太学上舍生,曾应博学宏词科,但因痛国事日非而未能得志。元兵南下后,郑思肖隐居吴下,以报国寺城南的一所小屋为家,誓不与北人交接。他的诗作和墨兰艺术成就颇高,有诗集《心史》,但该书在明代之前并未广泛流传。

  2. 原文赏析:诗中“天垂古色映柴门,千古传家事具存”描绘了一幅古朴宁静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家族历史的尊重。“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忠诚的态度及其对个人恩情的珍视。

  3.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朝初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诗歌多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亲人的思念。

《题郑子封书塾》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郑思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而言,这首作品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品味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