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梅初二首 其二

雁声杳然来,壮心惕然跃。
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
会学屠龙技,岂授龟手药。
学成无所用,举世亦错愕。
孰云方寸微,天地入笼络。
春阔花无边,雨骤云不薄。
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萧梅初二首 其二》是宋代郑思肖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人介绍:《寄萧梅初二首 其二》的作者是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思想家、文学家郑思肖,字所南,号忆翁,浙江嘉兴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还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宗教改革者,他的画作和诗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诗歌原文:雁声杳然来,壮心惕然跃。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会学屠龙技,岂授龟手药。学成无所用,举世亦错愕。孰云方寸微,天地入笼络。春阔花无边,雨骤云不薄。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
  3. 诗歌解析:这首诗表达了郑思肖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诗中的“雁声杳然来,壮心惕然跃”描绘了一幅壮志凌云却又感到孤独无助的画面。接下来的“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选择保持冷静的心态,以及他在哲学和艺术上的深厚修养。
  4. 主题思想:通过对比屠龙之技与龟手之药,郑思肖表达了自己虽学有所成却无法得到世人认可的情感。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5.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思肖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6. 艺术特色:郑思肖的诗歌不仅在题材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匠心。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刻性。

通过对《寄萧梅初二首 其二》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郑思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深具哲理和文化情怀的诗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