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
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
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
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
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
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
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和哲学思考。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详细的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郑思肖,字所南,号忆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画家、诗人。他一生坎坷,身处元朝统治下的宋朝遗民之中,饱受异族压迫与民族矛盾之苦。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 诗意解读:在这首诗中,“天道何冥冥”表达了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深刻反思和质疑。接下来的“委形辟空杳”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而“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则反映了他对国家疆域的看法,以及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形象。
  1. 文学手法
  • 象征意义:郑思肖通过“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等意象,赋予了自然界中的元素以深刻的寓意。例如,“骨柔”可能隐喻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春香浓”则可能代表着生命力的勃发。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加深了诗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1. 哲学思想
  • 天人合一:郑思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对道家哲学的一种延伸。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存,而不是逆天而行。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秩序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郑思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世被不断传颂和研究。《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中的许多诗句,如“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郑思肖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