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砺四首 其二

我本渔樵徒,山水足嘉遁。
昔也为凤凰,今焉乃驽钝。
反思生为人,虚食国家饭。
讵甘死贼手,钳口违公论。
孤忠破众逆,弥久气弥健。
决当乘良机,为国行天宪。
勇往直无前,一举四海劝。
谈笑解倒悬,尽释下民怨。
生或不就绪,死当偿夙愿。
罔使竟食言,劫劫抱长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砺四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一位曾经的凤凰般的人物,在历经沧桑后,变成了如今的模样,表达了对生为人的价值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郑思肖,字所南,号予斋,福建连江人。南宋末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表现出高尚的气节和坚定的信念。

  2. 诗歌原文
    我本渔樵徒,山水足嘉遁。
    昔也为凤凰,今焉乃驽钝。
    反思生为人,虚食国家饭。
    讵甘死贼手,钳口违公论。
    孤忠破众逆,弥久气弥健。
    决当乘良机,为国行天宪。
    勇往直无前,一举四海劝。
    谈笑解倒悬,尽释下民怨。

  3. 诗歌解析

  • 我本渔樵徒:郑思肖以渔夫和樵夫自比,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
  • 山水足嘉遁:这里描绘了他追求的理想生活环境,即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宁静的隐居生活。
  • 孤忠破众逆:尽管面临困境,郑思肖依然坚守忠诚,他的孤忠精神体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
  1. 诗歌背景
  • 郑思肖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爱国志士都在为保家卫国而奋斗。然而,一些官员却背叛了国家,导致国家危难。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思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通过对《十一砺四首其二》这首诗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郑思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有骨气、有理想的爱国者。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为人的反思,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