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看红紫上花稍,倏忽春光半已消。
最是幽窗断魂处,杜鹃啼月过山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始看红紫上花稍,倏忽春光半已消。
最是幽窗断魂处,杜鹃啼月过山腰。
《山中三首·其一》是南朝梁诗人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清新优美的语言和简练有力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象和作者内心的闲适之情。
诗的原文如下: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山”、“烟”、“竹”、“日”等自然元素,以及“鸟”、“檐”、“云”等动物和现象,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场景。同时,诗中的景物转换自如,既有远近高低之分,又有动静结合之美;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有心灵的触动。特别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鸟儿飞翔的自由与欢快,也暗示了云朵在窗外自由穿梭的情景,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诗的结构紧凑严谨,以五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句式,使得整首诗歌的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这种结构不仅使得诗歌朗朗上口,也增加了其艺术魅力。
《山中三首·其一》作为南朝文学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点,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