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
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
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
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
谒金銮莹禅师
介绍
《谒金銮莹禅师》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宋代诗人刘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刘挚,字莘老,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以才华横溢闻名,曾历任多种官职,包括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等。在宋神宗时期,刘挚更是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新党,被贬至监衡州盐仓。但在哲宗时期,他被重新召回,担任吏部郎中等重要职务。他的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诗歌原文:《谒金銮莹禅师》全诗如下: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
诗歌赏析:《谒金銮莹禅师》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读者。首联“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进入自然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颔联“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颈联“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则通过对比陶潜的归隐之志与韩愈的仕途理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尾联“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意义:刘挚的这首《谒金銮莹禅师》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对宋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诗中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还表达了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即使在今天,依然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后世影响:刘挚的《谒金銮莹禅师》在宋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这首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研究,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刘挚的《谒金銮莹禅师》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而成为经典之作,更因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而受到后人的敬仰。这首诗不仅是刘挚个人的杰作,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