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北运使孙景修朝议

曾伴篮舆入翠微,杪斋终日醉春晖。
亲烹林笋班犀大,旋脍溪鲂白玉肥。
岁月几经鸿北去,风云应有梦南归。
犹令猿鹤无惊怨,闻说频年见锦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湖北运使孙景修朝议》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寄湖北运使孙景修朝议》的作者是刘挚,宋永静军东光人,字莘老。刘挚在仁宗嘉祐年间中进士,后因多次上书反对新法而被贬,历任多个官职。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不仅关注现实政治,还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2. 诗歌原文:曾伴篮舆入翠微,杪斋终日醉春晖。亲烹林笋班犀大,旋脍溪鲂白玉肥。岁月几经鸿北去,风云应有梦南归。犹令猿鹤无惊怨,闻说频年见锦衣。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七言律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仕途坎坷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曾伴篮舆入翠微,杪斋终日醉春晖”描绘了诗人随同友人乘坐轻便的车子进入翠微山,在山顶上饮酒赏春的美好时光。而“亲烹林笋班犀大,旋脍溪鲂白玉肥”则反映了诗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两句“犹令猿鹤无惊怨,闻说频年见锦衣”,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平安,并听闻友人多年未曾见过皇帝御赐的锦衣的复杂心情。

《寄湖北运使孙景修朝议》不仅是刘挚诗歌艺术的体现,更是宋代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心态和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宋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