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次路韵

江国多阴霖,云气所储积。
贯月仍弥旬,穷朝复竟夕。
太阳暗经天,莫见黄道迹。
风霏淋床帷,檐溜穴砌石。
春泽农之瑞,太甚岂其益。
人言雨有数,四时合均适。
前多后将少,物理固明白。
我居苦湫陋,安得爽垲易。
栋梁生菌苔,书药渍汗液。
塞漏除泥涂,纷纷课奴获。
凌虚逃重膇,颇思两凫舄。
坐观久溟蒙,风伯岂无责。
慰彼望岁人,私我穷居客。
兹事但置之,一觞聊自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久雨次路韵》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连绵细雨的描写和感受,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的个人情感体验。

诗中“江国多阴霖,云气所储积”两句,描绘了江南地区连绵不断的阴雨景象,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积聚成云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贯月仍弥旬,穷朝复竟夕”展现了雨水持续的时间之长,仿佛月亮都笼罩在雨幕之中,整夜都在下雨,给人以时间延续的视觉印象。

诗中的“太阳暗经天,莫见黄道迹”进一步加深了雨天的阴冷感,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无法透出光芒,使得天空显得暗淡无光。而“风霏淋床帷,檐溜穴砌石”则描述了雨水打在窗帷上、滴落在地面上的情景。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身处其中的真实感受。

诗中还有对农事活动的影响的描述:“春泽农之瑞,太甚岂其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连日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看法。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对自然现象变化的高度敏感和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一种无奈和感慨的情绪:“人言雨有数,四时合均适。前多后将少,物理固明白。我居苦湫陋,安得爽垲易。”这里,诗人虽然承认天气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性,但在连续不断的雨季里,他感到自己的住所极为不便,希望能找到一处干燥的地方居住。

《久雨次路韵》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现象的诗歌,更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真切表达,刘挚的《久雨次路韵》展现了宋代诗人面对自然界挑战时的复杂心态和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