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啸亭纳凉

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
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
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坐啸亭纳凉》是宋代诗人刘攽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宋临江军新喻人,字贡父,号公非的刘攽,是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他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在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因反对新法出知曹州。他的博览群书、精于史学,使他成为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的助力者,专治汉史部分。
  2. 诗歌原文:《坐啸亭纳凉》是刘攽创作的诗作,其全文如下:”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3. 诗歌赏析:刘攽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悟。“长啸”一词,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畅快淋漓的情感。”半空鸾鹤声”则描绘了声音在空中回荡的景象,增添了诗句的诗意和画面感。”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这几句,既写出了夜晚静谧的氛围,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坐啸亭纳凉》作为刘攽的一首代表作,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