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度万顷陂,清浊谁能料。
割鸡用牛刀,吾亦寄一笑。
示我林下诗,笔力勇奔峭。
故知才者心,玩好必同调。
岑岑青玉竿,千百壮非少。
清风扫埃尘,日影金色照。
环墀发寒泉,霜剑初脱鞘。
枕流不枕石,俯仰穷听眺。
上堂梵呗声,空寂总众妙。
兹亦忘言徒,领理会其要。
翔禽竟来集,狐猿远相啸。
不作问鵩翁,刻意湘累吊。
题常宁黄令洒然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常宁黄令洒然堂》——宋代诗歌的魅力
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题常宁黄令洒然堂》,以简练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与文人精神世界的独特领悟。
在这首诗中,“叔度万顷陂,清浊谁能料”两句,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水田景色,水面如镜,清澈见底,但其中隐含的是诗人对事物本质难以预测的深刻反思。这种对比,既显示了自然的广阔与深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诗中的“割鸡用牛刀,吾亦寄一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里的“牛刀小试”,意喻着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只要用心去体验,也能发现其不凡之处。这反映了诗人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的乐趣与智慧,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示我林下诗,笔力勇奔峭”,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展示其文采,而“故知才者心,玩好必同调”则透露出作者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心得的愿望。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友情和艺术共享的重视。
诗的最后,“岑岑青玉竿,千百壮非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坚韧不屈、高洁脱俗的精神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题常宁黄令洒然堂》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刘攽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世界,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