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倦烦促,约此尘外游。
于我快两目,云谁翻百忧。
苍山东北秀,野水西南浮。
平生林壑心,今老此一丘。
悲风入丛薄,扫迹瓜芋畴。
高树未摇落,鼎鼎弥道周。
感此节物化,淟涊何当休。
幻事涉苦海,禅心得中州。
徙倚到无言,风铃声更幽。
新诗出肺腑,明月非暗投。
终篇不及酒,似非我一流。
愿为灵泉去,醉语看横秋。
和梁十登三学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梁十登三学阁》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作者介绍:刘跂,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宋永静军东光人,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朝奉郎,因反对文及甫而遭党祸,后获徽宗赦免,政和末年逝世,有《学易集》传世。
诗歌原文:
屏居倦烦促,约此尘外游。
于我快两目,云谁翻百忧。
苍山东北秀,野水西南浮。
平生林壑心,今老此一丘。
悲风入丛薄,扫迹瓜芋畴。
高树未摇落,鼎鼎弥道周。
感此节物化,淟涊何当休。
幻事涉苦海,禅心得中州。
徙倚到无言,风铃声更幽。作品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自身的感慨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诗人在诗中描绘的苍山、野水,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悲风”、“扫迹”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哲思。
通过对《和梁十登三学阁》的赏析,可以感受到刘跂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风采,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