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 其四

庄生语逍遥,元子称漫浪。
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
何心解宾戏,犹欲避官谤。
默默难具论,幽愁浩盈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其四’的原文是:“庄生语逍遥,元子称漫浪。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何心解宾戏,犹欲避官谤。”。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跂,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子羽,号东阳野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闻名于世,尤其在诗歌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
  1. 诗歌原文
    庄生语逍遥,元子称漫浪。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何心解宾戏,犹欲避官谤。

  2. 诗歌解析

  • “庄生语逍遥”,引用庄子的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由状态。
  • “元子称漫浪”,元子即道家的始祖老子,此处指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 “此身如土梗,雕刻不成样”,这里用“土梗”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的存在像泥土一样平凡,无法被雕琢成完美的形状。
  • “何心解宾戏”,意指没有心情去参与世俗的娱乐活动。
  • “犹欲避官谤”,虽然想要逃避官场的诽谤和攻击,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1. 文学影响
  • 《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其四》不仅是刘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庄子逍遥游》中关于逍遥自在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对自由和个性的探讨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其成为宋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之一。
  1. 艺术特色
  • 刘跂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精准地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 在《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其四》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这些技巧使得诗歌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其四》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