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西门送客亭

拂云亭外竹千竿,静听清声戛玉寒。
却忆谢公岩下路,水风凉处战檀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舒州西门送客亭》是宋代诗人刘安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词原文
    拂云亭外竹千竿,静听清声戛玉寒。
    却忆谢公岩下路,水风凉处战檀栾。

  2. 诗词赏析

  • 意境之美:诗中的“拂云亭外竹千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竹林在微风中摇曳,如同云层一般,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声音之美:“静听清声戛玉寒”则进一步通过听觉来营造氛围,竹叶随风发出的声音仿佛敲击在玉石之上,清脆悦耳,给人以清凉之感。
  • 历史之美:诗中的“却忆谢公岩下路”,引用了谢灵运的典故,谢公即指东晋时期的名士、政治家、文学家谢安,他的故居就在今天的舒州西门外,因此此处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情感之美:最后一句“水风凉处战檀栾”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作者回忆起谢公当年行走在水风凉爽之地的情景,这里的“战檀栾”形容的是树木在水风中摇曳的姿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1. 作者简介
  • 刘安上,字元礼,宋代温州永嘉人,是刘安节从弟。他生活在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1. 创作背景
  • 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安上的生活环境有关,他可能常常在游览或访问谢公岩等历史名胜时,被周围的美景所感动,从而创作出这首作品。

《舒州西门送客亭》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深情的回忆,诗人刘安上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美学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