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足斋一首

此地谁令著此翁,角巾攲倒鬓如蓬。
兴高绝壁松声外,梦破寒花雀啅中。
睡债几时偿赛足,书淫前日洗除空。
故人若问安心法,一酌村酤荐晚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睡足斋一首》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一首诗,描绘了老者在睡足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都十分丰富,体现了作者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刘一止,字行简,号苕溪,祖籍湖州归安(今属浙江湖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进士出身,曾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给事中等职。由于与秦桧交怨而被罢官。
  • 文学成就:刘一止不仅在政治生涯中经历波折,他的文学创作同样引人注目,尤其是其词作《苕溪词》,展示了他博闻强识和卓越的才华。
  1. 诗歌原文
  • 角巾欹倒鬓如蓬。
  • 兴高绝壁松声外,梦破寒花雀啅中。
  • 睡债几时偿赛足,书淫前日洗除空。
  • 故人若问安心法,一酌村酤荐晚菘。
  1. 诗歌分析
  • 意境与情感:《睡足斋一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位老者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深沉的内心世界。首句“此地谁令著此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同时也暗示了这位老者被世人遗忘或遗忘于世的孤独感。
  • 艺术手法:刘一止的用词考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传递,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例如,“兴高绝壁松声外”与“梦破寒花雀啅中”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文化内涵: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刘一止的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即如何在尘世喧嚣中找到一片清净之地,以保持心灵的平和与清明。

《睡足斋一首》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生活情趣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邃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复杂世事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