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药笼召参术,何事全家傍翠微。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时药笼召参术,何事全家傍翠微。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
这是一首题咏徐次游小隐堂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徐次游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解析题目。“题”在这里指的是为某物或某人所写的文字,而“徐次游通判小隐堂”则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徐次游所写,用以描绘他的小隐堂。其中,“通判”是指宋代地方长官兼知州事,负责治理一方;“小隐堂”则是指隐居之地,通常用来比喻清静、闲适的生活。因此,这首诗的主题就是赞美徐次游的隐居生活。
我们来看诗歌的内容。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小隐堂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向往之情。他写道:“竹影扫阶除,松声满庭户。”这句话描绘了小隐堂内的景象:竹子的影子扫过台阶,松树的声音充满庭院。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小隐堂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诗人还提到了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花下同携手,酒边时一呼。”在诗中,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饮酒、赏花的美好时光。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徐次游小隐堂的赞美之情。通过对小隐堂内自然景色的描述和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描绘,诗人成功地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