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二 秀野堂

往在东风浩荡边,故将诗酒作春妍。
渊明好客妨何事,卿去教知我欲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二 秀野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在宣城任幕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秀野堂的景色。

秀野堂:位于宣城县北郊,因周围有山丘环抱,故名。杜甫在宣城时曾居住于此,并作有《宿府》等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秀野堂前风欲平,主人为我一尊酒。
云出无心水出情,江上青山相对开。
清风吹断江上柳,红日欲没西山时。
客子久不归,谁家红袖歌?

这首诗描绘了秀野堂前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首联“秀野堂前风欲平,主人为我一尊酒。”写出了秀野堂前风平浪静的景象,以及主人热情好客的情景。颔联“云出无心水出情,江上青山相对开。”进一步描绘了秀野堂周围的自然景观,云彩飘荡、水流潺潺,江边的青山相映成趣。颈联“清风吹断江上柳,红日欲没西山时。”则展现了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清风拂过江面上的柳树,红日即将落入西山的壮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尾联“客子久不归,谁家红袖歌?”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全诗通过对秀野堂前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融合,令人陶醉其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