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禽言 其一

婆饼焦,游子饥。
游子饥,泣路岐。
耕牛杀尽饱狂虏,桑下老农心更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禽言 其一》是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刘一止,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
  • 创作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内容可推测为北宋时期。
  1. 诗歌原文
  • 婆饼焦,游子饥。游子饥,泣路岐。
  • 耕牛杀尽饱狂虏,桑下老农心更苦。
  1. 诗歌赏析
  • 主题:《二禽言 其一》通过描绘“婆饼焦,游子饥”的凄凉景象,深刻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无助。
  • 情感表达:诗中“游子饥,泣路岐”一句,生动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助与悲凉,使人深感同情。而“耕牛杀尽饱狂虏,桑下老农心更苦”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 艺术手法:刘一止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战乱背景下的悲惨与平静生活中的老农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也十分讲究,如“婆饼焦”既指代食物匮乏,又暗喻生活的艰辛;“耕牛”则象征着辛勤劳作,而“狂虏”则代表了侵略者。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二禽言 其一》不仅是刘一止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