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知监野思亭

秋风挟残暑,秋日垂清光。
行行向城西,夹路红蕖香。
松冈西北转,中间水云乡。
小亭信佳哉,丛篁供晚凉。
月溪响环佩,古来隐城隍。
斜影分径柳,依依已成行。
萧然清思动,阔远无边傍。
公云方经始,从今辟幽荒。
岂惜草木富,檐宇日舒长。
此兴不退转,来效未易量。
更欲坚公意,留诗冀勿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李知监野思亭》是宋代诗人刘才邵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刘才邵,字希逸,号东堂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诗歌原文:秋风挟残暑,秋日垂清光。行行向城西,夹路红蕖香。松冈西北转,中间水云乡。小亭信佳哉,丛篁供晚凉。月溪响环佩,古来隐城隍。斜影分径柳,依依已成行。萧然清思动,阔远无边傍。公云方经始,从今辟幽荒。

  3.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秋风挟残暑,秋日垂清光”,描绘了秋天的天气,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而“行行向城西,夹路红蕖香”则进一步突出了秋天的特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丽的场景中。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作为一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可能经常需要接触各种人物和事件,这些经历都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作为一个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文人,他也必然深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也能有所体现。

《题李知监野思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思想的碰撞。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