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武帝问日磾

汉朝人物尽英奇,武帝招延盛一时。
拒谏不能容汲直,托孤何至用胡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帝问日磾》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汉武帝询问日磾关于太阳运行规律的问题为背景,通过描绘日磾的解答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对知识探求的执着追求。

以下是该诗歌的原文:

帝曰:卿知天之道乎?
对曰:臣不知。
又问:日安所始?
又不知。
又曰:日安所始?
又不知。
又曰:朕之不敏,不能悉知之,然亦知之矣。
日者,阳精也,万物之象也,其始则如火,其终则如日中。
其行也,周而复始。
故圣人法焉,以为纪纲。
夫日之运度,有迟速;其行有盈缩;或时疾而光烈,或时徐而景曜。
皆因其时而为之节文。
是以圣人因日之所躔,以识时节之变,知风雨之应,审晦朔之数。
故日之运度,犹人之动作也。
其疾徐舒数,皆系于心;其盈缩光耀,皆系于意。
是以圣人内修己性,外顺天时。
故能令物无妄,而天下治矣。
此乃圣人体元立极之本,治国理家之要,非徒观天察日,测气推步而已也。
然而日之运行,亦有常期。
自春分以后,日行一度;至夏至之日,日行九十四分度之百三十六秒;至秋分后,日行一度;至冬至之日,日行九十四分度之百八十秒。
不可以加损损益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