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得无字

步障蜀州锦,重重碧罗襦。
娇多不胜春,十五未嫔夫。
我欲金屋之,贮以贡上都。
窈窕飞世间,秾李侍绿珠。
冶容致人疑,讵知非妖狐。
雉扇开绿绮,君王丽华俱。
后庭非无花,有宠争得无。
八姨淡手抹,试妆不施朱。
不如玉环翠,睡起姿态殊。
人言花倾国,况乃下蔡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棠得无字》是宋代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代:这首诗作于宋代,是刘过的诗词作品之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墨客辈出,诗风流派各异,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原文内容:《海棠得无字》全诗如下:“步障蜀州锦,重重碧罗襦。娇多不胜春,十五未嫔夫。我欲金屋之,贮以贡上都。窈窕飞世间,穠李侍绿珠。冶容致人疑,讵知非妖狐。雉扇开绿绮,君王丽华俱。后庭非无花,有宠争得无。”
  • 翻译解读: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她的困境。她拥有出众的容颜,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宠爱。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滥用。
  1. 主题思想
  • 女性地位:诗中的女子虽美,却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宠爱,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的现实。
  • 权力的象征:宫廷中的华丽装饰和贵族的生活被用作比喻,揭示了权力背后可能存在的虚伪和腐败。
  1. 艺术特色
  • 辞藻华丽: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和比喻手法,如“步步障蜀州的锦”,“重重叠叠的碧罗襦”,使得诗歌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 意象鲜明:通过对花卉、美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怨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美。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海棠得无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
  • 文化意义: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在深入探讨了该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之后,可以发现《海棠得无字》不仅是刘过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宋代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人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