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德亨

宅枕烟波胜,人钟风露清。
蟾宫孤壮志,蜕室悟浮生。
月下扁舟去,花边短策横。
锦囊遗稿在,端可振家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德亨》是宋代刘宰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宰: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平国,号漫塘病叟,生于金坛(今属江苏)。刘宰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先后担任过州县官职,因才能出众而被召还朝廷。
  • 文学成就:刘宰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广泛赞誉,不仅因为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因为他能够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传达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1. 作品原文
  • 宅枕烟波胜,人钟风露清。蟾官孤壮志,蜕室悟浮生。
  • 月下扁舟去,花边短策横。锦囊遗藁在,端可振家声。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宅枕烟波胜”等句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 哲理思考:诗中的“蟾官孤壮志”,“蜕室悟浮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独到见解。
  • 艺术表现手法: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挽陈德亨》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南宋时期。
  • 创作缘由:作者可能为了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或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可以看出《挽陈德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刘宰个人情感、哲学思考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后人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