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桔槔

岁旱田家竞作劳,车声夜半响嗷嘈。
市门多少夸毗子,日晏高眠笑尔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桔槔》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宰,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人。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在政治生涯中,他曾担任过泰兴令、浙东仓司干官等职,为当地民众做出了许多贡献,如创建义仓、定折麦钱额、毁淫祠八十四所等。他的这些事迹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更彰显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退居后,他在家乡继续关注百姓生活,并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闻桔槔》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经典。
  2. 原文赏析:诗中“岁旱田家竞作劳”描述了农田在干旱时期的劳作情景。“车声夜半响嗷嘈”则形象描绘了农人在夜晚劳作时发出的声响,展现了农人辛勤劳作的景象。而“市门多少夸毗子”则可能暗指部分官员或富商在背后对农民的讽刺与嘲笑,他们或许认为农民的辛苦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官员或富人态度的不满情绪。
  3. 创作背景:刘宰在任职期间,目睹了农民因旱灾而遭受的苦难。他深感农民的辛苦与不易,因此写下了这首《闻桔槔》。诗中的“年旱”,指的是宋孝宗时期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范围的旱灾,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诗既是对农民艰辛生活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
  4. 思想内容:在《闻桔槔》这首诗中,刘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下的艰苦劳作场景,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深深同情。同时,他也批判了一部分官员或富人对农民的不公待遇,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也揭示了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
  5. 艺术手法:《闻桔槔》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车声”、“夜半”等,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又加深了诗的主题。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农民的辛勤劳作与某些官员或富人的冷漠态度进行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力度。
  6. 文化意义:《闻桔槔》不仅是刘宰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南宋时期社会矛盾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代社会的警示。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仍应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与进步。

《闻桔槔》作为刘宰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