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容倅舅氏二首 其一

老赴容州辟,移书劝不回。
客迎萧寺哭,丧附海舟来。
瘴雨铭旌暗,空山梵磬哀。
未知坟上柏,此去几时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容倅舅氏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伤。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他的诗歌创作在南宋江湖诗人中独树一帜,以抨击时弊、讴歌现实而著称。
  1. 诗歌原文
    老赴容州辟,移书劝不回。
    客迎萧寺哭,丧附海舟来。
    瘴雨铭旌暗,空山梵磬哀。
    未知坟上柏,此去几时栽。

  2. 诗歌解析

  • 老赴容州辟:指诗人应召前往容州任职,“辟”即征召的意思。
  • 移书劝不回:表示尽管有书信劝说,逝者却未能回心转意或留下遗愿。
  • 客迎萧寺哭:描述了萧寺中迎接客人时的场景,可能与逝者的葬礼有关。
  • 丧附海舟来:暗示逝者之丧事随海船而来,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悼。
  • 瘴雨铭旌暗:瘴雨是指南方特有的湿热气候,这里象征着悲伤和无常。“铭旌”是古代的一种标志物,这里指的是墓碑。“暗”表明墓碑的阴影被风雨侵蚀,显得凄凉。
  • 空山梵磬哀:空山通常意味着寂静和孤独,而“梵磬”则是佛教中的法器声,这里的“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
  • 未知坟上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是否能再次拜访墓地的不确定和遗憾。“此去几时栽”则反映了诗人对逝者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1. 艺术特色
  • 刘克庄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将“老赴”、“客迎”与“丧附”、“瘴雨”等自然元素相结合,强化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 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逝者的怀念。
  • 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性。
  1. 文化背景
  • 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这在《哭容倅舅氏二首(其一)》中也有所体现。
  • 宋代文人普遍注重文学创作和社会责任,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抒发个人情感。刘克庄的诗歌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既展现了个人才华,也反映了时代特征。

刘克庄的《哭容倅舅氏二首·其一》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歌作品。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伤,还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时间的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