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薛子舒二首 其一

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
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
友共收残稿,妻能读殓仪。
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薛子舒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与永嘉四灵派诗人翁卷、赵师秀等有交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他们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3. 诗歌解读: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痛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医自金坛至”暗示着友人的死亡消息是从远方传来的,而“犹言疾可为”则表达了对疾病治愈的希望与期待。然而,随着病情的加剧,“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表明人们对于友人突然去世的消息难以置信,充满了怀疑和困惑。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探讨。

  4. 诗歌情感:诗中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哀悼和缅怀,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可以看出,作者在朋友去世后,仍然尽力保存他的遗稿,并让妻子帮助处理后事,这反映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命终结的不舍。

  5. 艺术手法:刘克庄的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和对其去世的反应,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此外,诗歌的结构清晰,语言简练,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刘克庄的《哭薛子舒二首·其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后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逝世的悼念,更是对人生、死亡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