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岩

石室外甚狭,中广如毬场。
伟哉钜丽居,天造无栋梁。
严冬既深燠,盛夏尤虚凉。
偶至不忍去,杖屦聊方羊。
人能专此壑,何必政事堂。
先须置禅龛,次第营丹房。
烟霞入几席,尘土麾门墙。
学道纵未得,著书亦可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程公岩》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克庄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超脱世俗的思想境界。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为突出,尤以诗歌见长,其诗风豪放而不失细腻,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1. 诗歌原文
  • 诗篇内容:《程公岩》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五言诗。诗中通过对程公岩的自然景观进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刘克庄在《程公岩》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岩石的狭小与山林的宽广相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 修辞手法:在这首诗中,刘克庄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 文化价值
  • 国学传承:《程公岩》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能进一步弘扬国学精神,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程公岩》这样的古典诗词,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程公岩》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还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