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其九

得百里地虽小,作三年计勿忙。
但愿彼禾稼熟,莫愁汝松菊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其九”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诗歌原文
    得百里地虽小,作三年计勿忙。
    但愿彼禾稼熟,莫愁汝松菊荒。

  2.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曾任枢密院编修官、礼部员外郎等职,晚年退居乡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3. 作品鉴赏

  • 内容解读:“得百里地虽小,作三年计勿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开始新任期的勉励与期待。虽然地方不大,但要有长远的计划和规划,不必急于求成。这里的“百里地”可能指的是一个较小的行政区域,而“作三年计勿忙”则强调了在新的岗位上需要有持久和深入的努力。
  • 思想内涵:“但愿彼禾稼熟,莫愁汝松菊荒。”这两句诗寄托了诗人对朋友事业成功的祝愿,希望他的工作顺利,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活的关心,希望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要忽视了生活中的美好,如松菊等自然景物,保持一颗平静和乐观的心态。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 在现代,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它教会人们在面对新挑战时要有计划和准备,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1. 历史地位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刘克庄作为一位重要的诗人,其作品《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其九》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的文字流畅、意境深远,被后人传颂不衰。
  • 刘克庄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文学地位,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气势,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这种风格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通过对“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其九”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不仅有助于欣赏古代诗歌的美,也对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