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年闻俊发,两岁喜相过。
薄俗交游少,清谈警处多。
巷深留虎迹,树老集禽窠。
无计买邻住,青铜谁共磨。
寄缪景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黻的《寄缪景文》
刘黻,字声伯、号蒙川,是宋代温州乐清人的文学大家。生于1217年,卒于1276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政治人物。他一生经历丰富,早年曾就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时,他试入太学,但因言论忤逆执政者,被安置至南安军。
在刘黻的作品《寄缪景文》中,我们得以窥见这位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诗中描绘了孩童时代的单纯和快乐,以及两岁时与友人的喜悦相聚。“薄俗交游少,清淡警处多”,这句话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清新高雅艺术的追求。
诗中的“无计买邻住,青铜谁共磨”反映了刘黻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研磨文化的理想状态。这种情感与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展现了他对于生活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于人际关系和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刘黻不仅仅是一个文人墨客,他还是一位有着深厚政治影响力的政治家。《寄缪景文》中的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折射出一个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坚持。通过对他的生平和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寄缪景文》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才多艺、思想深邃的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