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傅理掾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犴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篷。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傅理掾》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一位名为傅理掾的官员离任时的情景与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刘黻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文人的精神风貌。在宋代,文学创作不仅是文人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之一,还是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状况的重要载体。刘黻的诗作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诗词原文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钎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蓬。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3. 诗词鉴赏:刘黻的《饯傅理掾》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许多读者。诗中的“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表现了傅理掾在当地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接着,“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则描绘了一副生机勃勃、岁月悠长的景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通过这些意象,刘黻巧妙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4. 艺术手法:在艺术上,刘黻运用了许多传统的诗词手法,包括比兴、象征等。例如,“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使用了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长久和不变,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此外,诗句中也穿插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5. 历史背景:从历史角度来看,刘黻所处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动荡、经济繁荣与文化多元并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刘黻的诗歌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

《饯傅理掾》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篇,也是对宋代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艺术呈现。通过对这首作品及其背后历史的探讨,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点,还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