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仙巢先生钟尚书

吹香亭上送飞鸿,且把行藏寄蜀桐。
老境只须寻远志,世途还要避沙虫。
公于天地初何憾,道在丘园固未穷。
曾是辕门投卷客,应怜听雪卧蕯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仙巢先生钟尚书》:寄情山水,咏怀世情

乐雷发所创作的《寄仙巢先生钟尚书》是一首充满宋代诗人韵味的古诗。这首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让我对宋代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诗的第一句“吹香亭上送飞鸿”,便如同一幅水墨画般将我带到了一座静谧的亭子里。在亭中吹着香气,看着天空中的飞鸿,不禁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描绘的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与自然为伴,享受生活的乐趣。

第二句“且把行藏寄蜀桐”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和行为。诗人选择将自己的生活理想或抱负寄托于蜀地的梧桐,寓意深远。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志向的一种寄托,更是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老境只须寻远志,世途还要避沙虫”,则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面对人生的暮年,诗人主张寻找自己的远大志向;而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他提醒自己要远离那些像沙虫一样的小人。这样的人生态度既现实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一位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期盼。而乐雷发本人,作为宋朝的诗人,他的这首作品也无疑为我们研究那个年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灵感。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我们是否也应该寻找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应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远离那些不良之人?

《寄仙巢先生钟尚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反观自我,反思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