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道中口占

路上人家短竹篱,缫蚕刈麦自熙熙。
可怜日对千寻瀑,不解闲吟半字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台道中口占”是宋代诗人楼钥的一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在天台山道路旁的闲适心境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天台道中口占》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路上人家短竹篱,缫蚕刈麦自熙熙。
    可怜日对千寻瀑,不解閒吟半字书。

  2. 诗词解读

  • 首句“路上人家短竹篱,缫蚕刈麦自熙熙。”描绘了天台山道路上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用简短的竹篱和勤劳的人们形象,展现了一派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
  • 次句“可怜日对千寻瀑,不解閒吟半字书。”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独特感受。诗人站在瀑布面前,虽然被眼前的壮丽所吸引,但仍然无法放下手中的书籍,显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复杂而丰富。
  1. 诗词鉴赏
  • 在这首作品中,楼钥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的“千寻瀑”不仅指代了实际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人生的高低起伏,引人深思。
  • 此诗通过对日常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楼钥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情怀。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1. 诗词背景
  • 楼钥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和平,文人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楼钥作为一个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深刻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 在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阶层对于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楼钥的这首诗就是这种文化背景的产物。
  1. 诗词意义
  • 楼钥的《天台道中口占》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它体现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的一片宁静之地,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天台道中口占》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展现了楼钥个人的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