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都官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刘都官》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世称“欧公”,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并称为“唐宋四大散文家”。同时,他在诗歌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其诗风平易晓畅,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颇大。
  1. 作品原文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2. 作品解析

  • 意象描绘:“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秋天山中的美丽画面。在诗人眼中,秋天的山林显得更加清新,而深秋的美酒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清冽味道。这些自然景象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深切的感受和留恋。
  • 情感表达:“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与友人共同种植菊花的情景,而现在自己只能在孤独中欣赏那些凋零的菊花,无法与友人共同举杯痛饮。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1. 写作背景
  • 《寄刘都官》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期间。这一时期的欧阳修,仕途顺利,政绩显著,但同时也面临各种政治斗争和个人情感上的起伏。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欧阳修在《寄刘都官》中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自然景观描绘,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的心境变化和情感纠葛。
  • 情感真挚:欧阳修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友情的眷恋,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寄刘都官》不仅是欧阳修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珍的独特感悟,给后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尽的灵感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