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归休六逸溪,杳无阘茸敢敲扉。
红藤旧策扶危杖,白苎新裁养素衣。
落纸诗才增绮丽,挥犀禅语愈玄微。
无心深得烟霞趣,冷笑人间万种非。
和显道借韵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显道借韵书怀》是宋代诗人欧阳澈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老归隐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态度和理想。
欧阳澈在诗中开篇就点明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远离尘嚣,不再受世俗纷扰。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一种对纷扰世界的疏离感。首联“投老归休六逸溪,杳无阘茸敢敲扉”展现了主人公退隐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以及他那种敢于放下世俗束缚的勇气。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而且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诗歌中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红藤旧策扶危杖,白苧新裁养素衣,这些诗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细节,同时也隐喻着他的精神追求:不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定。落纸诗才增绮丽,挥犀禅语愈玄微,这里的“落纸诗才”和“挥犀禅语”分别指书写的诗歌才华与禅宗语言的深奥,都暗示了主人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而最后两句“无心深得烟霞趣,冷笑人间万种非”,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人生百态的轻蔑和理解。
欧阳澈的《和显道借韵书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和精神追求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诗中意象、主题及文化内涵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