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名不枉入骚坛,最爱霜枝傲岁寒。
切莫逢人叹迟暮,何曾委地有雕残。
人如靖节方堪采,世欠灵均少得餐。
甚矣吾衰闭门坐,篱边自折一枝看。
十月菊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菊其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这组诗歌描绘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傲视霜雪的品质与高洁的人格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王十朋,生于1112年,卒于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政治家、诗人,曾任秘书郎,后官至侍御史,知饶、夔、湖、泉诸州。他的文学成就和仕途经历,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人物之一。
诗歌原文:《十月望日买菊一株颇佳二首》 香名不枉入骚坛,最爱霜枝傲岁寒。切莫逢人叹迟暮,何曾委地有雕残。人如靖节方堪采,世欠灵均少得餐。甚矣吾衰闭门坐,篱边自折一枝看。
诗句解析:诗中的“香名不枉入骚坛”表达了菊花虽小,其香气却可媲美古人笔下的才子佳人,不因体积或名气而失去价值。“最爱霜枝傲岁寒”则描绘了菊花在严寒中依旧傲然挺立的景象,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坚持自我的风格。“切莫逢人叹迟暮”意味着不应因时光流逝感到沮丧,而应珍惜当下,保持积极的态度。
艺术特色:潘牥的《十月菊其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目的:这组诗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传达出对生命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向往和赞美。
《十月菊其一》作为王十朋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更在思想内涵上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