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幽隐居

一片清闲福,山间结小庐。
此身为隐计,有地学农锄。
午饮煎溪茗,朝羹摘野蔬。
无人知姓字,可以避徵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岩幽隐居》是宋代潘玙的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隐于山林、躬耕劳作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潘玙,字屿,号四明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记载不多,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有独到之处,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王岩幽隐居》一文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士生活场景。潘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居住在山间简朴的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一片清闲福,山间结小庐。此身为隐计,有地学农锄”,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他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定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文中还描述了他在午间饮茶时煎茶的场景,以及清晨采摘野蔬的情景,这些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珍惜。

潘玙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注意。据史料记载,潘玙与当时的文人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游,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从这些背景信息来看,《王岩幽隐居》可能不仅仅是一部描写隐居生活的作品,更可能是他借以表达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因此,读者在欣赏这篇文学作品时,也可以从中窥见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

《王岩幽隐居》不仅是一篇描绘隐逸生活的优美散文,也是潘玙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还可以体会到他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独特精神和文化品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