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有恒道,衣食固其须。
裁足谅已难,况复求赢馀。
所以古圣贤,守道甘穷居。
缊袍敝弗厌,箪瓢饥自娱。
徐行岂不安,焉用马与车。
掾史亦良劳,抑首畏简书。
放旷山泽间,孰与从樵渔。
无求恒泰然,有系还多虞。
但当力为善,汲汲希舜徒。
于然守故丘,庶不忝厥初。
寄语马少游,斯言定何如。
夜读马援传感少游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读马援传感少游语》是宋代诗人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黎廷瑞通过其作品传达了一种对物质欲望持保守态度的生活观。在诗中,“生人有恒道,衣食固其须”,表明了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基本生活需求。这反映了儒家传统中的“知足常乐”思想,即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平和。
黎廷瑞倡导的是简单而自得的生活方式:“緼袍敝弗厌,箪瓢饥自娱。”他认为物质生活的简单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的匮乏。相反,“徐行岂不安,焉用马与车”,表达了他宁愿选择步行也不愿依赖车辆的安逸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
黎廷瑞还提倡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掾史亦良劳,抑首畏简书。”他反对为名利奔波,认为“放旷山泽间,孰与从樵渔。”他宁愿选择隐居山林,从事樵夫或渔人的劳作,也不愿意在官场上为了名位而劳累。这显示了他对自然生活和心灵自由的高度向往。
《夜读马援传感少游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生活哲学的诗词,更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它鼓励人们在物质追求之外,更应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心灵的平静。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