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亭试茶 其一

乍见飞泉眼即明,玉虹垂地半天声。
何时闲散无公事,洗钵重来汲浅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虹亭试茶》是宋代诗人卢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卢襄:卢襄,字赞元,宋衢州人,初名天骥,字骏元,徽宗朝避“天”字改。他进士出身,政和六年以朝散郎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宣和间为徽猷阁待制、知江宁府,迁显谟阁直学士、江东路提点刑狱。钦宗靖康中拜吏部侍郎,推册张邦昌为楚帝。高宗建炎初责授成州团练副使、安置衡州。
  • 作品出处:《玉虹亭试茶 其一》这首诗收录于《西征记》,是卢襄在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之作。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卢襄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乍见飞泉眼即明,玉虹垂地半天声。何时闲散无公事,洗钵重来汲浅清。
  • 翻译:刚见到这飞泉,眼睛立刻感到亮堂,好像玉虹悬挂在半天之上。什么时候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没有公事时,我会再来汲水烹茶,享受这一刻。
  1. 诗歌内容解析
  • 首二句描绘景象:首两句“乍见飞泉眼即明,玉虹垂地半天声”,描写了诗人眼前的景象。飞泉从山涧中奔涌而出,水珠溅起,晶莹剔透,犹如挂在空中的彩虹,给人一种震撼和美的享受。
  • 后二句抒发情感:“何时闲散无公事,洗钵重来汲浅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有空闲的时间去品茶、欣赏自然的美好,远离官场的纷扰。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玉虹亭试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玉虹垂地半天声”用来形容飞泉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卢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追求,也折射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风貌。
  1. 作品影响
  • 文学地位:《玉虹亭试茶》作为卢襄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经验和文化资源。
  • 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它也提醒现代人要珍惜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玉虹亭试茶》不仅是卢襄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