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一

十日工夫不到诗,绳床兀兀夕阳低。
黄昏几点敲窗雨,又是西风趱木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黄立轩和朱南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一

校文京庠时,闻君有高誉。
今来西州游,吾友皆称美。
黄立轩之弟,朱南湖之子。
二人俱贤良,学问无止已。
立轩名震海内,南湖才子亦如此。
吾与二君交厚,相知如弟兄。
今日相聚在此,共叙友情深重。
虽然离别多日,但情谊未减分毫。
愿君珍重羽毛翼,飞向更高更远处。
我则守在故土,等待你的归来消息。

杨慎(1488年5月27日-1559年6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陵居士等,汉族,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因祖父杨荣曾任明朝内阁首辅而自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他博览群书,通晓六经诸史,尤以诗词驰名后世。他是明朝三才子之一。

杨慎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婉约清丽的词章,又有刚健豪放的诗作,还有富有哲理的随笔、序跋、碑檄等文章,其著作在明末清初享有盛誉。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突出,被后世誉为“一代宗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