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五首 其二

间关薪胆有谁知,正是苏台歌舞时。
可惜不如陈后主,吴宫无井号胭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台五首·其二》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间关薪胆有谁知,正是苏台歌舞时。可惜不如陈后主,吴宫无井号胭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

这首诗作于理宗淳祐十年(约公元1252年),此时作者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之后他历任南城县令、南昌推官和辰州通判等职。宋亡后,萧立之选择归隐生活。尽管他的诗歌作品已佚失,但明人整理的诗集《冰崖公诗拾遗》收录了他的部分作品。

《姑苏台五首 其二》中的“间关薪胆有谁知”描绘了当时苏台地区的繁盛景象,人们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然而,诗人紧接着以“可惜不如陈后主,吴宫无井号胭脂”表达出对历史的哀叹,指出即使如此繁华盛世也难逃最终的覆灭。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反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萧立之《姑苏台五首·其二》的详细介绍,可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文,它还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沉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