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盆

髯翁久埋没,岁月来成奔。
当年脍鱼处,齑臼徒形存。
想方高会时,猛士侔云屯。
连鳌觊一钓,欲以大口吞。
尺鲫剉红雪,烹葵植兰荪。
王馀弃玉食,银刀乱洄沄。
堕台不禁醉,网漏如鲸鲲。
座中尽群彦,人亡失丛墦。
吾游怀此都,重到郭外村。
聊兴广武叹,徘徊受辛盆。
颓然凤凰台,路走临津门。
催归趁人马,谁念古帝魂。
愁无有力者,窊樽负云根。
斯焉共杯饮,垂纶具盘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盆”是宋朝著名词文学家李含章的代表作品,其作品风格为豪放派。在探讨文学作品《石盆》之前,需要先明确“石盆”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种植植物的盆景或雕塑作品,常以其独特的造型与质地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分析,李含章的《石盆寺》,通过描绘巨石的形状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从诗词创作手法来看,唐寅的《画盆石菖蒲》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石头作为盆景的独特美感。这首诗通过对菖蒲的生长环境的精心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进一步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石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对象,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蕴含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诸多元素,如山水、自然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盆》作为宋代词人李含章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其豪放派的文学风格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其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同时,该作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文人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