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到西阳城,侘傺东坡上。
旧址就荒芜,山川写心匠。
四见耸高寒,周遭画屏障。
万象俨朝昏,出没烟霞状。
玄览浩无涯,不觉沧溟涨。
吾行半南州,此游诚大壮。
寸阴良可惜,无奈归船舫。
隤然快哉亭,昔梦今知妄。
吴都一回桡,杯饮洼樽浪。
石门隐渔舍,行复殊亭创。
扣竭两端倪,便可齐得丧。
步抵东坡登舟返石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抵东坡登舟返石门》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的古诗。
薛季宣在诗中的开头“为到西阳城,侘傺东坡上”描述了诗人到达了西阳城的东坡,这里曾是繁华之地,而今却显得萧条。“旧址就荒芜,山川写心匠”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废墟上的山水景观,山势高耸入云,四周环绕着如画的屏障,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
“四见耸高寒,周遭画屏障”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四见”可能指的是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而“耸高寒”和“周遭画屏障”则形容了这些景色的高峻和美丽,如同被精心绘制的屏障一般。
“万象俨朝昏,出没烟霞状”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万物在晨昏交替中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烟雾和彩霞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动态美。“玄览浩无涯,不觉沧溟”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通过这种宏观的视角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同时也感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深远。
薛季宣通过《步抵东坡登舟返石门》这首古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还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是薛季宣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