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周道兮,适彼镐京。
遵逵孔直兮,踖踖其行。
驱车潼华兮,草■罥余。
轴限河渭兮,济无津梁。
日衔山兮天欲夜,愁云结兮不成雨。
我心恻兮思故乡,汾亭寂兮汾之阳。
陶唐氏之遗风湣兮其若亡,眷吾徒兮狷或狂。
振还辕兮去京邑,泪涂泥兮道犹涩。
汾亭上兮有六世之遗书,野有田兮汾有鱼,宵续经兮昼狎佃渔。
辟阙里兮薙莱芜,倡弦诵兮开群儒。
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
汾亭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汾亭操》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是唐代初年的著名诗人。他生活在隋末唐初,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这在他的诗作中有深刻的反映。
在王绩的作品中,《汾亭操》是他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的隐逸生活以及对时局的不满。这首诗通过描绘汾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现实的失望。诗中的“六世之遗书”和“野有田兮汾有鱼”,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关注和热爱。同时,通过“宵续经兮昼狎佃渔”,王绩展示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汾亭操》不仅是王绩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唐诗新风的开拓,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王绩的这种创新精神,对后世尤其是盛唐诗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汾亭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研究唐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汾亭操》不仅体现了王绩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