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自然过许峰

知心逢岂易,语别喜从容。
因得静中趣,又寻云外峰。
吟篇题在竹,拄杖曲如松。
后会期难定,来书勿厌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自然过许峰》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薛嵎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和对其未来路途的祝愿。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送僧自然过许峰》出自宋代诗人薛嵎之手,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薛嵎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见解,还在散文、赋等多种文体上有所建树。其作品多反映了宋代时期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 原文与翻译:《送僧自然过许峰》是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知心逢岂易,语别喜从容。 因得静中趣,又寻云外峰。 吟篇题在竹,拄杖曲如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薛嵎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3. 诗词赏析:诗中的“知心逢岂易,语别喜从容”表现了作者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珍惜,而“因得静中趣,又寻云外峰”则揭示了诗人在宁静中找到的灵感和追求。最后两句“吟篇题在竹,拄杖曲如松”,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寓意着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像松树一样长寿。

《送僧自然过许峰》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深情,一份对友情和自然的颂扬。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