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晚春二首 其一

一襟尘欲满,刮眼得新诗。
风絮遗春恨,烟花隔岁期。
笋抽虫半蚀,樱熟鸟先窥。
光景浑如此,心闲即好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晚春二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首联“柳梢青外绿阴浓,花底黄莺弄晓钟”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柳树的绿叶茂盛,遮天蔽日;黄莺在柳树下欢快地鸣叫,似乎在为清晨的钟声伴奏。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将春天的气息描绘得淋漓尽致。

颔联“红紫芳菲何许也,翠微深处有山僧”则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桃花、杏花等各种花朵竞相绽放,美不胜收;而在这美丽的景致之中,一位山中的僧人正在静坐修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

颈联“春风拂面知何处,落花飞上碧云天”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春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到温暖而又略带凉意;而那些飘落的花瓣,如同飞舞的蝴蝶,最终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

尾联“不知春色几多时,唯有清欢伴我身”则是诗人对于春天的总结:我不知道春色会持续多久,但我愿意享受这份清新与快乐。这两句诗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次韵晚春二首其一》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